"息壤"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5:11:05
忘了从什么地方看到的了...可是那是什么东西?我完全不知道呢

息壤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自己生长的土壤。古代传说舜在位的时候发生大洪水。舜派遣鲧治理。鲧偷息壤采取堵的办法治理洪水结果失败被杀。于是舜让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禹采用疏导的方式终于解决了问题。后来有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舜年老以后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废除了原始部落的民主制度。改禅让制为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开创中国历史让第一个朝代夏朝。

偷息壤与盗火
??偷息壤与盗火,在表面上看来,都是为了人类冲撞了神的权威的行为,而完成它们的,也都是为了人的利益不惜反抗主宰神的权威的人类的英雄,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不畏权威的抗争精神、一心为人而不顾自身安危的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产。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通过这两个英雄的形象体现出来了,主要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神人关系上。
??首先看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对待“治水”这一问题上,明显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尊重自然而非与自然斗争态度。鲧的失败在于两处,一是开始的时候他通过人力堵水,结果证明人力想改变自然是不可能的,二是后来偷天帝的息壤治水,开始的时候获得了成功,而一旦天帝发怒收回了息壤之后,水立刻回淹,最终鲧治水失败,这更加说明,能与自然直接抗衡的只有“天”——自然本身——的力量,人力不可及。而鲧被天帝所杀的事情同样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帝和他的息壤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推崇的天道,正是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天”是一个包含自然规律和人附加于其权威和神秘力量的的概念),而鲧治水九年不成并不是他被天帝所杀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他偷了天帝的息壤,这实际上意味着,人只是自然支配下的存在,是不能够擅自掌控自然的力量的,试图如此的人,必将遭被自然所报复,所抹杀。无疑,后来禹用疏导法治水的成功正是一个顺应自然规律而获得成功的例子。现代抗洪抢险时,疏导和堵水的方式实际上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尤其是当洪水突然破堤时,堵其实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古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治水之后不会没有这样的知识,我们可以说滚2前九年的治水没有治根,但是,将他的功绩一笔抹消并最终判以死刑,这其中有意为之的价值取向则是相当明显了。
??而普罗米修斯的盗火,则恰好反,本来是神禁止人使用的东西,人却偏偏得到了,并且,人利用这一“禁忌”的力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恰恰是积极探索自